学子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子风采 >> 正文
身边的榜样—路金晖国家励志奖学金风采录
发布时间:2025-11-26     浏览量:   分享到:

《跨越2400 里:西工学子以代码逐梦 以实干励志》

西安工业大学 路金晖

路金晖,男,汉族,2004年10月出生,共青团员,西安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 2023 级学生。在校期间荣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C语言程序设计大赛本科组国赛一等奖,新华三杯陕西省省级优胜奖、计算机能力挑战赛(C++)优秀奖、蓝桥杯校赛三等奖、西安工业大学优秀共青团员、2025-2026三等学业奖学金、2025-2026“三好学生”、西安工业大学新生院“优秀学生干部” 、西安工业大学新生院“优秀学生骨干”、“缘起-看见”益童前行主题公益活动 罗定市“优秀志愿者”、“希望树”乡村振兴公益在主题环保活动 龙川县 “优秀志愿者。现担任西安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团委副书记,协助开展各类团委事务的开展,学业总成绩稳居专业前 10%,通过大学英语六级(507分)。

从长春到西安:以代码筑梦以担当赋能

跨越2400 余公里,从吉林长春的冰雪天地到陕西西安的古都校园,路金晖带着对计算机领域的热爱与对成长的渴望,在西安工业大学的沃土上,以扎实的学业、亮眼的竞赛成绩、务实的学生工作与温暖的公益行动,勾勒出新时代大学生 “励志向上、全面发展” 的青春画卷。

学业深耕:跨越千里,筑牢专业根基

初到西安工业大学时,路金晖面临着“地域适应” 与 “专业入门” 的双重挑战 —— 东北与西北的气候差异、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的难度,曾让他短暂迷茫,但他很快以 “目标导向” 制定学习计划,将 “专业前 10%” 作为核心目标。英语学习上,他利用早晚碎片化时间,通过 “单词 APP + 真题精练” 的模式突破,从四级 521 分到六级 507 分,不仅提升了语言能力,更借助英文技术文档拓展专业视野;专业学习中,他针对《C 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核心课程,整理 3 万余字的 “代码笔记”,将抽象算法转化为可视化流程图,还牵头组建 “编程互助小组”,每周分享解题思路,带动小组 5 名同学的专业成绩进入班级前 20%。三年来,学业总成绩稳居专业前 10%,2025-2026 学年不仅斩获 “三好学生” 称号,更凭借稳定的成绩获得三等学业奖学金,用行动证明 “跨越千里的求学路,靠扎实努力就能走稳走实”。

竞赛突破:以赛促学,斩获国赛佳绩

“代码不仅是工具,更是突破自我的武器。” 这是 路金晖 在竞赛路上的信念。在备战第四届全国大学生 C 语言程序设计大赛时,他面临 “时间紧、难度高” 的挑战 —— 彼时正值学期末,既要应对期末考试,又要投入备赛。他制定 “白天复习期末、晚上专攻竞赛” 的双线计划:每天 21 点至 24 点,反复打磨代码,针对 “动态规划”“字符串处理” 等高频考点,整理 100 余道典型例题的解题模板。此外,他还先后参与 “新华三杯” 全国大学生数字技术大赛、计算机能力挑战赛(C++)、蓝桥杯等赛事,从省级优胜奖到校级三等奖,每一次参赛都成为他提升编程能力的阶梯,也让他从 “编程爱好者” 成长为 “专业领域的潜力者”。

学生工作:以责为要,赋能团委建设

从西安工业大学新生院学生团委副书记到作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团委副书记,路金晖始终以“服务同学、助力团委发展” 为核心职责。从新生院 “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骨干” 到学院团委副书记,他的工作内容从协助班级事务拓展到统筹团委活动:在组织 “学习二十大精神” 主题团日活动时,他牵头设计 “线上知识竞赛 + 线下分享会” 的形式,吸引全院 300 余名团员参与,活动满意度达 95%;面对团委事务与学业的冲突,他制作 “时间管理表”,将每日工作拆解为 “晨间规划、课间沟通、晚间复盘” 三个阶段,确保既不耽误学业,又能高质量完成团委工作。而他也因务实的工作作风,多次获得师生认可,用行动诠释 “学生干部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

公益践行:以爱为帆,传递青春温暖

从吉林长春到陕西西安,路金晖的公益足迹跨越多省,而连续三年深耕西安马拉松志愿者服务的经历,更是他公益路上最鲜明的注脚。

作为西马的“老熟人”,他的志愿故事在不同岗位上不断续写:大一那年,他坚守 E 区起点,凌晨便抵达现场整理物资、核对选手信息,用清晰的指引和饱满的热情,为万名跑者开启逐梦之旅,看着选手们意气风发的背影,他第一次真切感受到 “陪伴奔跑” 的意义;大二时,他转战存取包服务点,面对海量参赛装备,他练就了 “快速定位、精准存取” 的本领,耐心解答选手疑问、细致核对号码布,用高效服务保障着赛事的顺畅运转,选手们一句句 “辛苦了”,让他读懂了志愿付出的价值;今年,他来到 17 公里补给处,这是跑者体力消耗的关键节点,他提前熟悉补给流程,顶着烈日为选手递水、一边喊着 “加油” 为大家鼓劲,一边细心观察跑者状态,及时为需要的人提供帮助,用贴心服务成为赛道上的 “能量后盾”。三年时光,从起点指引到物资保障,再到赛道补给,他在不同岗位上积累经验、锤炼初心,用坚守诠释着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的志愿精神。

除了西马的线下坚守,他的公益行动还延伸到线上:在“缘起 - 看见” 益童前行主题公益活动中,他为偏远地区留守儿童开展线上 “编程启蒙小课堂”,考虑到孩子们缺乏电脑设备,提前制作图文并茂的 “编程故事手册” 邮寄上门,通过视频连线用积木拼接类比代码逻辑,让 20 余名孩子隔着屏幕感受编程的乐趣;在 “希望树” 乡村振兴公益环保活动中,他参与线上 “垃圾分类宣传”,录制通俗易懂的讲解视频、制作电子宣传海报,通过村委会社群广泛传播,覆盖龙川县 10 余个村落,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截至目前,他累计志愿服务时长69 小时,凭借扎实的表现先后获评罗定市、龙川县 “优秀志愿者”。“从东北到西北,我得到了很多帮助,现在能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 —— 无论是西马赛道上的并肩同行,还是线上公益的隔空守护,这种‘双向温暖’都让我更明白成长的意义。” 路金晖说,公益没有终点,他会带着这份热爱继续前行,在更多岗位上传递温暖与力量。

成长感悟与展望

回顾从吉林长春到西安工业大学的成长路,路金晖坦言:“跨越千里的求学,是挑战也是机遇。竞赛中的难题、工作中的压力、公益中的感动,都让我更清楚‘努力’的价值。” 他感恩学校提供的学习与实践平台,感谢老师在竞赛与工作中的指导,也感谢同学在互助中的支持。谈及未来,他计划继续深耕计算机领域,备战研究生考试,专注于 “人工智能与编程优化” 方向,希望未来能将编程技术应用到乡村教育、环保等公益领域,用专业能力为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从长春到西安,路金晖用代码书写热爱,用责任诠释担当,用公益传递温暖。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来自哪里,无论选择哪个领域,只要心怀目标、脚踏实地,就能在成长路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