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子风采 >> 正文
身边的榜样—李文欣国家奖学金风采录
发布时间:2025-10-29     浏览量:   分享到:

破茧成长 笃行不息

李文欣,女,汉族,中共党员,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本科生。

在进入大学以来,李文欣凭借出色表现收获了诸多荣誉,具体如下:

时光飞逝,蓦然回首,这已是她在大学的第三个秋天。依然记得初入校园时,那个因专业调剂而彷徨的女孩,内心满是对未来的不确定。后来,她遇见了转专业的学长,获得了诸多宝贵建议。凭借着坚持与努力,她最终成功转入目标专业,这也让她深刻懂得:每一次转折都藏着机遇,即便走了弯路,终究殊途同归,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

01思想铸魂:以信仰之力锚定方向

大学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思想的熔炉。大一入学伊始,她郑重提交入党申请书,从那时起,“听党话、跟党走”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的行动指南。大一下学期,李文欣顺利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更加注重在实践中锤炼党性。在大二,她就完成了党课的学习并顺利结业,成为了一名发展对象,后续又经预审与考察,成功转为预备党员,如今已成长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身份的转变带来的是更高的责任,她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业上争当表率,在服务中勇挑重担,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时的铮铮誓言。

02学业深耕:以勤勉之心笃行求知

转专业的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面对大二繁重的课业压力——既要追赶落下的基础课程,又要掌握新的专业知识,她深知唯有加倍努力才能不负这份来之不易的机会。三年来,李文欣的平均绩点4.12,连续三年位列专业第一,总绩点位列年级第一。先后两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并获评“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同时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这些背后,是日复一日的跬步之积,小流之汇。她深信求学无捷径,唯有以恒心为舟,以汗水为桨,方能渡越学海。这段经历让她领悟,最快的路径,往往是最踏实的那一条;所有成绩的取得,都是在沉默里扎根,在坚持中静待花开的必然结果。

在夯实学业基础的同时,她积极投身科研,探索专业领域的深度与广度。在人工智能的类脑智能与强化学习领域以学生第一作者身份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目前该专利已公开。此外,作为国家级大创项目的负责人成功申请一项软件著作权,将理论研究转化为实际成果。

学科竞赛是检验学习成果、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李文欣主动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在全国兵棋推演大赛城市作战博弈算法挑战专项赛中,斩获全国二等奖,为该赛事在我校的新纪录;在第十六届蓝桥杯软件赛、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外教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等竞赛中均获得省级二等奖的佳绩。每一份荣誉都是对过往努力的肯定,更是推动她继续前行的动力。

03知行合一:以担当书写青春答卷

在学生工作与实践服务中,李文欣始终秉持“责任为先、奉献为本”的理念,在不同岗位上锻炼能力。大一担任新生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办公室副部长期间,她主要负责志愿者招募、活动人员调配与物资协调工作。根据志愿者的特长与时间合理分配任务,有效提升了志愿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助力协会圆满完成多项志愿活动。同期,她还兼任班级副班长与心理委员,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责任”二字的重量,切实做到在服务中成长,在责任中担当。

04志愿奉献:以热忱之心传递温暖

李文欣始终坚信,大学生不仅要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更应怀揣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正能量。入学以来,她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时长达75小时,在每一次奉献中践行青年担当,参与西安马拉松、校庆摆爱心、春季运动会等多项志愿服务。此外,她还深入西工新苑社区开展暑期实践服务,在鞋盒礼物募集活动中,她认真准备每一份装满爱心的鞋盒礼物。每一次志愿服务,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也让她坚定了未来继续投身公益、传递温暖的决心。

回望三年历程,从迷茫到坚定,从青涩到成熟,每一步成长都凝聚着父母的默默支持、老师的谆谆教诲和同学的热心帮助。这份感恩,已化作李文欣前行路上最坚实的力量。未来,科研之路或许漫长而艰辛,但她深信“路虽远,行则将至”。带着这份信念与坚持,她将在专业领域继续深耕,以坚韧赴未来之约。前路漫漫,愿她永远保持破茧成蝶的勇气,向光而行,不负韶华。